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人人健康》 > 2010年第15期
编号:11953598
准大学生看过来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0年8月1日 《人人健康》 2010年第15期
     杜同学前几天刚刚收到大学通知书,但是她却又添了新的烦恼。“眼看着就要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了,我却感到非常茫然和无助。离开自己生长了十几年的家乡远赴外地,无依无靠,想家了怎么办?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?和同学是否能处得来?”……这一连串的问题搞得杜同学很是疲惫,眼看这报道的日子越来越近,杜同学也越发紧张了起来。

    其实,杜同学的情况并不是个例,几乎每一个大学生在入学前都会出现焦躁、不安的状况。别着急,看过下面的内容,相信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。

    大学生活有哪些变化

    生活环境的变化

    生活环境的变化体现在生活方式、生活范围等方面。

    从生活方式看,中学阶段普遍是就近入学,吃住在家,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。即使是寄宿制的中学,学生离家也不太远,一个月总可以回家一次。而大学生活则是完全的集体生活,住宿舍吃食堂,一切都靠自己处理。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是严峻的挑战。

    从生活范围看,中学时代的生活领域较窄,中心任务是好好学习考大学,课余活动被压缩得很少。大学生活丰富多彩,各个学校都有种类繁多的社团,如果你有什么爱好和特长,可以加入这些社团,从中学到很多东西。

    学习状况的变化

    教学形式不同。中学的“应试教育”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,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;大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学为主,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。

    学习内容不同。中学的内容重在打基础,不外乎语、数、外、理、化、政、史、地、生等十来门课。而大学学习的内容特点是宽、深、新:“宽”指所学的课程门数比中学要多5~6倍,一般达到四五十门之多,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;“深”指内容比起中学要深得多;“新”指大学的学习要把握科技文化发展前沿的最新知识和最新成果。

    学习方式不同。学习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:大学老师不如中学老师讲得详细,一节课讲几十页内容,还说进度太慢;上课听不懂,作业不会做,学习成绩总上不去,尤其是高数和英语最感头疼;在多媒体教室中上课,拉上窗帘后一片漆黑,在内容枯燥难懂的前提下,加上温度适宜,最容易做的事就是睡觉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7748 字符